收割机械化达92%
烘干机械化仅8.6%
“哪里还有地方晒啊,只能晒在公路上。”男子名叫虞云达,是社渚镇孔村孔东组农民,种了50亩稻子,两名女子是他的姐姐。他说,去哪里晒稻子真愁死人,因为村子里根本没有晒稻子的场地。“打下的稻子起码要晒三四个太阳(天),如果是晴天,就让稻子在公路上‘过夜’,如果天突然下雨了,就得抢着收起来。昨天就遇到下雨,姐姐姐夫和其他亲戚朋友十多人忙乱了一个多小时才收起稻子。”
说话间,一辆车号为苏D1E151的公路路政车开了过来,一位姓姚的工作人员对虞云达说,公路上是不允许晒稻子的,这是很危险的啊,尤其到了晚上,如果大卡车驶过稻谷,轮子就会打滑,很容易出交通事故的。虞云达无奈地说,可是真的没地方晒啊,水分大的稻子粮管所是不肯收的。那位工作人员摇摇头,叹口气,离开了。
从社渚镇上蒋村到十里沟自然村,记者发现,这段长约三公里的村道上,一段接着一段晒满了稻子,十几位老年人正在忙碌。一位姓史的村民告诉记者,以前生产队都有晒谷场的,现在都盖了房子了,稻子不晒不能进库,所以大家晒到公路上了。
事实上,公路晒粮是收获季节全省普遍存在的现象。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蒋楼村种粮农民朱邦元告诉记者,夏收的麦子还好一点,晾晒一天就可以出售了,稻子晾晒的天数多,一般农民又没有烘干机。“每到粮食收获季节,每条公路起码有半边都用来晒粮食了。”在淮安市流均镇承包土地种粮的建湖农民肖昭勤告诉记者,多年来,苦于没有粮食晾晒场地,粮食经纪人上门收购时,他明知道价格被压低了,也只能卖掉。
相比较而言,昆山市淀山湖镇对农民在公路上晒粮是比较体恤的。该镇粮管所负责人唐为龙说,考虑到农民晒粮困难,每到粮食收获季节,镇里会划出一些车子经过较少的路段让农民晒粮,为防止晚上行车人看不清楚,公路管理部门还特意安放了反光板,并由各村组织人员巡夜,防止粮食被盗。“粮食都到手了,如果因为没有及时晾晒而发霉损耗,就太说不过去了。”
记者了解到,粮食烘干设备已纳入农机补贴范围,但是,一般的农户根本无力添置这种设备。溧阳市社渚镇种粮大户汤芳伢近年来陆续添置了11台烘干机,每台12万元,其中省市县三级补贴额达5万元,每台自己要出7万元。“我种的粮食多,有5000亩,这才购买烘干机的。”他说,种粮规模小的农民是买不起、也不会买的,一来购买成本高,使用时用电量也很可观;二来烘干机很高很大,要有专门的机房;三来烘干设备一年到头只在粮食收获季节使用,最多使用一个月,平时都是闲置的,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。
“公路晒粮其实是一个苦涩的问题,因为如果粮食整晒问题解决不了,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。”对于公路晒粮现象,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国钧说,粮食收储机构有他们的难处,因为水分含量不达标的粮食是不能储存的,因此不能收;农民有农民的难处,因为稻子收获后如不整晒,不但卖不掉,而且容易发霉、产生损耗。“我曾看到售粮农民一次次拉着粮食到粮管所,因为水分不合要求,一次次拉回去,心里很难受。”他说,现在,我省粮食收割的机械化程度已达92%,但烘干机械化仅有8.6%,绝大多数农民存在晒粮难问题。省粮食局已经要求所有国有粮食收储单位提供粮食整晒场地,但毕竟收储机构的场地是有限的,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要求。
他认为,让每个种粮户都拥有烘干设备是不现实的,而如今农村传统的晒谷场在渐渐萎缩,或挪作他用,因此,重新因地制宜建设村级统一的晾晒场已十分必要;有条件的村可建多功能场地,一场多用,平时可以用作文化、体育活动场地,农忙时作晒谷场用。还可以动员学校、企业、机关将空闲场地临时让出来,供当地农民晾晒粮食。他建议,引导农民将稻谷晾晒在篾席或者薄膜上,避免晒在公路边上,以减少土石污染和摊晒、运输过程中跑冒滴漏产生的损失。